文章分享

課程搜尋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Only chinese articles available)

廣闊胸襟 勇敢變「新」─ 戴澤棠帶領IBM成功轉型變革之道

06/12/2016

有捨才有得 沒法守便放

談到IBM這「藍色巨人」,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甚麼?大型伺服器?電腦?的確,IBM00年代前仍是國際著名的大型機器/電腦公司。然而,近十幾二十年間,科技發展迅速得一日「億」里。三十多年前,即1970年代,大型機器仍是主流科技,因此作為大型機器先驅的IBM當然佔盡優勢,在資訊科技界獨佔鰲頭。但及至1980-90年代,中小型電腦和互聯網開始普及,市場上對大型機器的需求已不復當年。市場環境時不與我,市面上又愈來愈多主打中小型電腦的競爭對手,終使以大型機器業務為主的「藍色巨人」有倒下來的跡象!

「昨天、今天成功並不等如明天也會成功。我們總不能只戀棧以往的光輝。」為了令公司重回正軌,戴氏帶領IBM90-00年代初作出了很多大膽的決定。先在80年代作出了第一次重大變革:毅然放手大型機器業務。始終,符合市場需求才是企業成功生存之道,IBM終不再只孤注一擲在大型機器業務上。這名「藍色巨人」亦隨之「縮小身段」,在80年代開始發展中小型機器及手上運算的業務;並在90年代配合互聯網世界的崛起,把業務擴展至電子商務,如個人電腦(PC, Personal Computer)及筆記簿型電腦(Notebook)等。

經歷「由巨變小」,隨著近年互聯網、流動裝置及社交媒體等普及,IBM00年代再次作出第二次重大變革:「由有形變無形」-把業務重心由肉眼可見的機器,轉移至沒有實體的高端科技。2004年把電腦業務售賣予聯想集團(Lenovo),再專注發展俗稱「AI/人工智能的認知解決方案(Cognitive Solution)及雲端平台(Cloud Platform);終於,IBM成功站得住陣腳,不單沒像30多年來的主要競爭者般逐一消失,更再度成為高端科技業務的「隱型巨人」,再度成為領先者。

跟上時代步伐 接受並愛上轉變

帶領IBM走過兩次重大變革這三十多年,戴氏最大的得著,是永遠要作好準備,適應轉變:「你只能夠愛上轉變,絕不可討厭它,否則自己死了也未能過關」。不論企業面對客戶/市場的需要,或是社會服務機構應付的社會需求,也是不停地改變的。因此,要成功,就必須願意去嘗試、去冒險、去創新。同時亦要認清自身強項,加以發揮並貢獻所長。IBM過往就曾與美國癌病組織(American Cancer Society)跨界合作,救回一名日本腸癌病人的性命:「當時其他醫生都以傳統觀點斷症而誤診;但幸好IBM與美國癌症組織US Cancer Society合作,將過往幾十年腸癌的X光、CP片和報告都放進電腦。最後醫生透過電腦作出診斷,終發現這名病人的特殊罕見病況,才得以對症下藥,救回他一命。」

廣開言路 提升各層員工忠誠度

如一所機構沒了老臣子,機構的文化便不得承傳。為了提升新力軍的忠誠度,IBM剛作出了重大的改動;由從前只以資深管理層做決定,開放至現在讓各新血也能參與公司的大小事務。首先是成立了Employee Engagement Team(員工參與小組),廣邀一群不足30歲的年輕員工,為公司的新想法提出意見。雖然此舉可能會讓參與小組的員工工作量增加了,但事實上,他們都樂在其中!因為此舉背後反映的,正是機構對他們的重視和信任;所以自然地,他們亦會對機構更投入和忠誠,願意留下繼續服務。此外,IBM每年亦會進行員工調查,並積極應對結果,了解員工對機構的各種想法,從而做得更好,令人才留下。

總結:

綜合以上各項,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戴氏帶領IBM成功之道,就是懷有廣闊的胸襟,接受失敗、挑戰、新思維;並憑著勇氣,在適當時候破大膽破舊立新,對應時代和環境變遷。這亦不正跟社會服務業界能力發展的重要元素─「創新」相應嗎?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