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haring

Course Search

Article Sharing

Article Sharing

(Only chinese articles available)

張仁良帶領教院更上層樓

15/04/2016

文:柳偉勤

新思維、團隊支持缺一不可
 
上任後,張校長不但引入新思維,同時讓院校同工了解自己,從而凝聚團隊,進行內部革新。為了解當時教學與行政上的不足,他決定引入績效量化指標(KPI),與各部門共同建立認可的指標,例如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等。若遇上不達標的情況,校長會與他們一同商討,尋求解決方案。另外,張校長上任後,為免讓同事有所疑慮,他主動邀請各院校同事共同晉饍,相互交流,從而增加互信基礎,收窄差異。張校長也額外注重自己的言行,強調言行一致以免使同事無所適從,不利變革。
廣開言路 重視業界意見

張校長亦重視外界的意見,藉以帶動學院的變革。他曾向二千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發出問卷,了解他們聘請老師的要求,發現有以下的五點,包括:正面人格、積極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和專業及技能。從中可以看出,相對學術能力,校長們更關注教師品格、態度及社交能力。這些數據的啟示,張校長對改革便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致力改善課程及增加相應的課外學習配套,進行變革。另外,張校長特別設立了一個諮詢小組,來自業界持份者或社會上其他界別人士共約三十名顧問,了解外間對教院有什麼訴求,以便貼近業界及社會的期望。
讓學生走出校園 貢獻社會

在培育學生方面,張校長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除了讓學生走出課室外,也貢獻香港社會。張校長亦與多間香港社會服務機構合作,讓學生能接觸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另外,也讓學生接受短期的特殊教育訓練,並替中小學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做課後補習。一來加強學生的信心,二來減輕現時日校老師的負擔,三來有了這方面經驗,了解相關的徵狀後,當日後成為真正的老師,便能及早發現,讓小孩可以接受更符合所需的教育。
教學「三創」 孩子受益

張校長實施多項新措施後,提倡教學要「三創」- 創新、創意及創業,使教學更多元化,讓孩子受益。在創新方面,張校長希望讓小學生能學習創新的科技,例如學習簡單的編碼(Coding),便能創造應用程式,提升他們的科技應用能力。而創意方面,張校長鼓勵老師發揮創意,培育兒童的閱讀興趣和發掘其潛能,例如不局限於文本式的閱書報告,以不同方式如圖畫或拍照,表達閱讀成果。最後,創業則是指讓中學生從不同創業家身上,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如何評估風險,計算得失,讓年青一輩明白風險評估的重要性,明白任何事情也有所代價和機會成本。 
張校長指教院的目標是服務香港社會,所以變革除了提升學生的能力外,最重要是培養他們日後能成為一位有愛心及耐心的老師,為下一代努力,不負大眾期望。 
 
 
社聯學院督導委員會主席陳啟明先生(左一)、主講嘉賓張仁良校長( 左二)、贊助機構花旗集團企業傳訊及公共事務部主管方煒先生(右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右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