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haring

Course Search

Article Sharing

Article Sharing

(Only chinese articles available)

管理新文化:內部監控系統 減風險 促效能 增公眾信心

01/10/2009

在一筆過撥款的政策下,社會福利署對社會服務機構的監察更趨嚴緊,並已制定手冊,規定機構須為本身組織和服務活動的性質及規模,訂定足夠和有效的內部控制程序。另一方面,市民對社福機構的期望亦愈來愈高,令機構不得不革新,並提升機構的服務水平及公信力,以取得更多支持和信任。

管理新文化:內部監控系統 減風險促效能增公眾信心

近年,風險管理、內部監控漸受社福界的關注,被視為社會服務機構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為加深機構對內部監控的認識,HKCSS Institute於2009年10月21日舉辦了「減低機構風險 – 內部監控的運作分享會」,吸引逾200名社福機構代表參加。

在一筆過撥款的政策下,社會福利署對社會服務機構的監察更趨嚴緊,並已制定手冊,規定機構須為本身組織和服務活動的性質及規模,訂定足夠和有效的內部控制程序。另一方面,市民對社福機構的期望亦愈來愈高,令機構不得不革新,並提升機構的服務水平及公信力,以取得更多支持和信任。

系統完善 仍須執行者配合

嘉賓講者香港天華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部董事黃昭揆表示,內部監控程序是維持健全和審慎財務管理的基礎,讓機構能有效地運用資源,以高效能、高效率的運作達到既定的目標,並確保機構遵守相關法律和守則。

一套完善的內部監控程序,除有助機構保持良好的服務質素、保護機構的資產免被不正當使用外,還可為機構保存完整的財務、管理和日常運作紀錄和可靠資料,讓管理層能適時作出決策和進行績效評估。

黃昭揆提醒機構管理層:「內部監控是一套由機構人員執行的監察程序,為機構能達致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但若管理層或執行者做得不好,即使有再好的監控系統和程序,也會徒然。」

四大元素 對症下藥減風險

內部監控的流程分為四大元素:風險辨認、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黃昭揆指出,透過風險辨認,管理層可更深入了解機構運作,鑑定機構的管理水平及須改善之處;繼而評估各類風險水平,並訂出處理的優先次序。

知道「病因」及「病情」後,便可進行風險管理,尋求適切的對應方法,如設立減低風險的監控措施、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必要時更可檢討成本效益,評估值得承受又不致命的風險。最後,還要建立適合進行內部監控的環境和有效的內部監控機制,並持之以恆。

設專責組 建內部監控文化

另一位嘉賓講者香港保護兒童會副總幹事(財務及一般行政)林志輝認為,機構在推行風險管理系統時,可參考「COSO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 (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他建議,機構可因應本身的目標和可承擔的風險程度,來制定合適的風險管理模式和策略。之後,還要定時量度、監察和報告有關措施的果效,並適時作出調整。林志輝亦建議,機構內部可成立專責小組,負責推行風險管理系統,並將風險管理融入機構文化中。

林志輝提醒機構管理層,當發現不尋常的交易紀錄,如交易次數無故增加、出現利益輸送的情況等,即表示機構現行的內部監控制度已出現問題,並須作即時跟進。「尤其要特別留意政策中的灰色地帶、不依正常程序處理或有多層員工介入的交易,以及一些涉及複雜計算的財務紀錄。」

專業意見 助重整監管程序

是次分享會,亦邀請社福機構的代表分享推行內部監控的心得。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院長雷鴻偉表示,該機構於2008-09年度獲社會福利署增加撥款,以改革安老院的組織架構及強化整體行政績效。他們聘請專業會計師行,協助機構推行內部監控重整計劃,改善現有的程序、制度和監控系統,確立適切的規則及統一工作流程,讓同事工作時有所依據,而機構亦能更有效地運用財政及人力資源,提升服務效能。

竹林明堂總行政主任李婉馨指出,該機構的重整計劃共分為四期進行,預計需時三年完成。現時仍處於第一期,目標是完善院舍及院友的收支管理,重整各項收支程序、機制及紀錄。過程中,專業顧問為機構作實地考察、審計文件、評估各程序中有否失誤;又購入新的資訊科技系統,改善運作流程,以減低人為錯誤造成的風險。

加強溝通 上下一心推改革

李婉馨稱,雖然計劃仍處於第一階段,但推行時已遇上不少困難和挑戰。例如當要改善一些沿用已久的做法、更新文件和覆核政策時,均遇上不少阻力,同事亦顯得甚為抗拒,甚至產生誤解。因此,管理層親自與員工溝通,並加強培訓,讓同事明白及認同改革的必要性,以釋疑慮,同時著手培養有助推行內部監控的機構文化。

目前,竹林明堂已完成了數個項目,並已取得果效,包括已為定額零用金的制度,重新分工、制定運作流程和監察系統;引入較以往多層的機制監察財務和審批等,過程中,亦有作出跟進和檢討。現時,機構正為未來數期的架構重整作準備,包括進行事前討論、宣傳和員工培訓等。

要配合社會福利署的政策、提升機構的公信力及建立良好形象,推行全面有效的內部監控已是社福機構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在落實推行前,機構不妨多聽取專業顧問的意見,並多與員工溝通,這樣,在正式實行系統時,自能更暢順,事半功倍。


Top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