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課程搜尋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Only chinese articles available)

【建立機構影響力 推動社會改變】 林超英:最後讓你堅持下去的係責任定係愛?

23/05/2022

[文章刊登於HKCSS Institute 課程手冊 Prospectus Vol.32 (May 2022 - Sep 2022)]

文: 周靜雯 李穎祺

「人生沒有後悔,有愛就不會後悔,就算明天死了也可以呀!」死而無憾,談何容易?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從容不迫地談到他的人生哲理。這位愛地球而身體力行堅持炎夏不開冷氣的「保環」分子,早前獲邀擔任《第三屆社會服務管理人員領袖發展培訓計劃》的分享嘉賓,說的不是環境議題,而是從建立天文台的公眾形象,到團結多個環保組織成功守護塱原濕地作例子,道出「機構需要提高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性,還有他看透生死的豁達人生觀,讓大家看到自然保育話題以外不一樣的林超英。

何謂「保環」?這是林超英對自我身份的解說:「我不是環保人士,我是一個保護環境的人。很多時候『環境保護』的出發點是為了減少人類生活與健康的各種污染源頭,較常建基於恐懼,令你害怕自己的生活與健康受影響,因而不再破壞環境,保護的其實是人類而不是生態環境;久而久之當人類習慣了這些恐懼後,破壞環境的行為便會故態復萌。只有愛才會持久,因為我愛大自然,為了它什麼都肯做,所以我是『保環』人士。」

未雨綢繆,為機構累積正面形象
林超英在2003年起出任天文台台長,2009年退休; 他指剛上任時天文台的公眾形象較差,除了經常被傳媒批評,就連同事也不敢對外表明「天文台員工」的身份。他笑言:「俾人知道你在天文台工作,是會被罵的!」林超英強調,機構必須先做好自己的本業,才可增加機構曝光的機會,建立正面形象, 從而爭取民意支持。因此,林超英在任台長期間, 除了推出《台長網誌》以加強機構與公眾的連繫外, 更與傳媒合作撰寫多篇介紹天文台的專題報道,增加公眾對天文台的認識,「記得當時有篇報道是講天文台不是男士天下,女員工一樣大有前途,好受歡迎!」

至於天文台內部,林超英則推行「開心事業」,1 以愉快工作為中心,讓天文台同事在事業中得到開心, 並在開心當中把公眾服務的事業做好;例如在休息室張貼一些天文台的正面報道,讓員工們增加自豪感及歸屬感,「起碼夠膽同人講我是做天文台的。」雖然 天文台仍然會受到負面批評, 但長時間累積的正面形象,可減輕負面消息出現時對機構帶來的傷害。 他指出「機構一 定要在閒時就建立正面形象, 待有危機時才補救已經太遲了。在風平浪靜時要積極保持正面形象, 那麼就算將來要扣分, 也不至於扣到負分; 若然從來都是零分, 那即使是扣一分都會變成負分!」

"機構一定要在閒時就建立正面形象,待有危機時才補救已經太遲了。"


林超英先生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賴君豪先生,
連同《第三屆社會服務管理人員領袖發展培訓計劃》學員合照。(活動於 2021年12月舉行)

營造公論,提高機構影響力
現今世代,因為互聯網的驅使,早已衍生不少討論區及關注組,還有其他政團、社團、財團及環保團體等等,社群生態變得複雜,非牟利機構(NGO) 如何在當中突圍而出,發揮社會影響力?林超英承認是十分困難的,特別是當有不少NGO 的定位較模糊,就更需要想盡辦法生存,「你就算不能成為創新領導者,也要做個Quick Follower !」確立清晰目標,因時制宜,正是現今NGO的大方向。不過, 機構在推動社會改變時,總會面對很大阻力,林超英認為此時需多加留意當時的社群生態,連繫理念一致的伙伴團體一起宣傳推廣,營造公論以至取信社群,從中建立機構在社會的影響力。林超英提到:「如何令機構的觀點成為大多數?就是要營造公論, 把故事講好,得到大眾的支持。要成功推動社會改變,通常要花上8至10年時間。」

"你就算不能成為創新領導者,也要做個Quick Follower !"

林超英以「守護塱原濕地事件」作例子,時任香港觀鳥會主席的他,為了守護這片大量野生動物特別是雀鳥的棲息地,當時以親筆信形式呼籲會員向政府反對落馬洲支線穿越塱原,同期亦就事件呼籲海外人士支持保育行動。林超英說:「建立影響力不能單打獨鬥,要聯合其他機構宣揚訊息,所以當時找來外國專家佐證。數月後,開始越來越多人認識『塱原』是什麼一回事了。」林超英指,人都是非理性動物,喜歡聽故事;所以先要把故事講好,以故事抓緊大家眼球,再配合數據及實證,令大眾對「塱原」產生了愛,自然可以得到更多支持。多場聯合守護運動引發公論,亦成功守護塱原濕地。但林超英強調,成功是偶然的。在推動生態保育的路上,挫敗是平常事,只有永不放棄,才偶有進展。

言行合一,建立個人影響力
作為機構管理層,建立個人影響力同樣重要,這樣才能更有效帶領員工及機構前行。至於如何建立個人影響力,林超英提出以下幾點:首先要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並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相信自己擁抱的信念及價值,必定要「 Walk the Talk 言行合一」,才能令人信服。除了「知己」,管理層同時需要「知彼」, 要先了解他人的需要,才能把自己的信念連繫到別人的所需所想。其次是說服力,要把你的理想及道理說清楚,讓大家跟你擁有共同的價值。那麼當大家看到你身體力行的時候,自然心悅誠服。

談到親和力,林超英笑言他的親和力也是訓練出來,「人的可塑性十分高,可以改變自己的表現;我本來是沉默寡言的,問我太太就最清楚不過了!她認識我的時候就知道我話不多,也不明白她為什麼會喜歡我,哈哈!但因為工作需要,我就要表現得健談,親和力慢慢打造出來。」因此,魅力也是從中展現出來嗎?林超英認為,魅力是不斷累積正面的東西及小成功而成的,當中更會經歷多次失敗,但千萬不要被失敗打沉,「我們要忘掉失敗的感覺, 記住的只是失敗的經驗。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覺得自己就是失敗,更重要的是要記取教訓。」林超英強調,在推動社會改變的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障礙,但當你對自己所做的、所信的、所堅持的事情有愛時,那份愛便會讓你放不下,「最後讓你堅持下去的係責任定係愛? 那一定是愛,因為愛才能持久。」當你擁有個人影響力時,便較容易為機構建立社會影響力,推動更多社會改變。

"忘掉失敗的感覺,記住的只是失敗的經驗。"

豁達逍遙,因為知道自己的渺小
正如林超英所言:「做喜歡的事就不會後悔,因為愛是不求回報,有愛就不會後悔。」只要對這件事有愛,他願意盡力付出,而不被外界影響;天文學如是,觀鳥如是,守護自然也如是。不過,擇善固執之下,林超英自小有著豁達的人生觀;他憶述,在他就讀中二時的某個仲夏夜,他仰望星空,發現天空是無色的,它是一個空間,而人就存在這個偌大的空間裡。這刻除了讓林超英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更令他頓覺人類的渺小,「變得豁達就是因為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渺小,這一刻,在世界、在大局之中,我們的影響是有限的,不應被世事影響自己內心的愉悅。」

看透生死,從心所欲不踰矩
林超英的豁達,在他50歲時更進一步昇華 - 看透生死。「這晚突然覺得自己是會死,是真的會死!在腦中『啪』一聲就醒了,整個人變得不一樣;既然人終須一死,所有事情自然會看得開,沒有事情有問題了。」林超英坦言,作為高層,更需學會看輕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但同樣要學懂看得低自己,明白世間不是所有事情我們都能解決。樣樣事也要自己擔當,會瘋掉的!」 因為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愛,林超英指自己人生已經無悔了,更打趣地說:「人生沒有後悔,有愛就不會後悔,就算明天死了也可以呀!」退休後的林超 英,全情投入推行愛護環境的工作;正如《論語.第二章.為政篇》所道:「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恍如林超英的人生寫照。

"要看得起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但同樣要學懂看得低自己,明白世間不是所有事情我們都能解決。"

"做喜歡的事就不會後悔,因為愛是不求回報,有愛就不會後悔。"

1. https://www.hko.gov.hk/tc/abouthko/happy.htm
2. https://www.facebook.com/hkbws/posts/3194381963984487
3. https://www.facebook.com/cahk1968/posts/10160538365976164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