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 的管治及機構董事會的成效評估 –65篇外國的實證研究
16/09/2013
文: 林莉君
上年度的年底,香港大學(港大)的4位學者發表了一篇有關非牟利機構管治成效的學術文章,他們把過去十年(2002-2012)於英語學術庫內有關非牟利機構管治成效之同儕評審文章(peer-reviewed journal)都找出來看了一遍,最後在65篇實証研究中看到了一些現象。
非牟利機構管治成效二分法?
港大學者歸納出,研究非牟利機構管治成效的學者們主要從兩個角度處理,一是看機構管治成效如何與機構表現掛鉤,另一方則以機構管治是否符合規範化的治理邏輯為依歸。
研究以「機構表現」來體現管治成效的約佔一半,它們從5方面去量度機構表現,它們是「服務量」、「財政健效率」、「持份相關者代表性」,「服務質素」以及「主觀性的機構表現 (如持份者滿意度)」。其中,又以「財政效率」及與服務有關的「服務量」及「服務質素」有較多的研究。在與財務效率有關的指標中,資源配置效率 (allocative efficiency)、行政效率及經營預算增長等都是較普遍用作比較機構管治成效的。與服務有關的指標就包括服務質素、服務人次、服務數量及服務種類等。根據那數十個實証研究綜合指出,不同的管治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機構財務健康狀況及服務,細節可參考表1。
另一半的研究則集中於機構管治的規範化做法或制度 ,其基本概念是,機構管治應遵從一些規範化做法,以其遵從的得力來體驗管治成效。在32個實証研究中,港大學者綜合了8個在過去10年的研究中出現過的 「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它們分別是 1) 財務監督、2) 服務評估和質量控制、3) CEO績效評估、4) 採納"薩班斯 -奧克斯利法案”的做法 (此法案是美國為監管公共公司財務權責而立的) 、5) 策略規劃和持守機構使命、6)籌款、7)公共關係及8)董事會成員和管理團隊的參與。只要能遵從這些做法,研究指出那就是一個有效的管治。當然,不同的管治因素如良好的董事會文化、董事的經驗、董事會的結構、董事會及管理層的分工、社區利益相關者的參與等都對有效遵從"做法”有所影響。有趣的是,過去的實証研究都未能發現遵從規範做法與機構表現有密切關係。
是次的實証文章研究指出,研究非牟利機構管治成效的方向在過去十年變化不大,以機構表現來體現管治成效或以能否遵從管治的規範為成效雖 然理念不同,但並不相違,這亦反映了非牟利機構的營運比只單以利潤效益為主的私營企業更複雜。這是因為非牟利機構除了要顧及生存外,也要更嚴謹的使用不屬 於自己的資源去達成機構使命。所以,學者提醒在研究上,一個整合的角度去看非牟利機構管治是較可取的。
香港狀況
香港的實際狀況是否也在二分法中?香港社會福利署於11年前 (2002年) 出 版的《領導你的非政府機構-機構管治-非政府機構董事會參巧指引》中,它的在評估董事會表現的一章中開宗明義的說表現的評估就是衡量機構是否在機構管治的 原則中運作及同時為受託的資源創造價值。如果「機構管治的原則」演繹為上文所提及的一些規範化做法,如財務監督、服務質量指引、或與籌款及公關的指引等 等;而「為受託的資源創造價值」理解為具體的機構表現如服務量、財務效率、持份者代表性等;則香港社福界也實質是推動以整合的角度去看非牟利機構管治評估 了。
同年,社會福利署也委託香港理工大學做了一個香港受資助非政府機構董事會的探討性研究。研究指出,在90多間機構回應中,受訪機構董事會著重於遵從規範多於讓機構有所表現及回應需要。但受訪者亦承認董事會在個人及策略領導以及管理董事會不及財務及操守等表現,應予加強。可見,當時提倡的機構管治雖然是強調遵從規範同時,也希望董事會可帶領機構創造價值, 但現況是董事們也承認在領導機構上需要加把勁。
前路
香港的非牟利機構過去的十年間發展蓬勃,有新的組織不斷成立以回應社會需要。而公眾對機構的問責及期望也與日俱增,相信,在機構管治上 如何量度及評估成效或許也有一點變化。值得參考的是,在港大的評論文章中也特別帶出一點評估的演繹,就是學者們除了機構管治規範外,也開始窺探機構管治的 動態過程,如董事間的溝通、董事與外界的互動及影響、及會議室文化等,期望找出更多有助提升機構管治的素因。
表一
8項可影響「財政效率」的管治因素:
1.策略規劃及機構定位
2.利益相關者參與
3.公共關係
4.資金籌集
5.透明的財務監督
6.管治培訓
7.良好的董事會文化(例如,主席的領導、共同願景和使命、信息共享、信任,平衡決策過程等)
8.結構性因素(例如,董事會的大小、捐助者在董事會的參與、主席性別等)
6項可影響「服務量」及「服務質素」的管治因素:
1.服務的策略規劃及對首席執行官明確的績效要求
2.社區利益相關者的策略規劃
3.明確的服務目標和質量標準
4.董事會的共同決策及對策略的共同理解
5.透明服務評估和報告
6.董事會的結構因素(如專業參與、服務質量監督、定期會議、董事的獨立性和社會利益相關者代表等)
資料來源:
社會福利署 (2002) 領導你的非政府機構-機構管治-非政府機構董事會參巧指引
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2), An Exploratory Survey of Boards of Directors of Subvented NGOs in Hong Kong
Wang, Fung, Lam, Chan (2012), Governing Effectiveness of Nonprofit Board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Past 10 Years
Wikipedia (2013, Sept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rbanes%E2%80%93Oxley_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