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課程搜尋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Only chinese articles available)

電子支付遍地開花 八達通深入民心穩守席位 張耀堂的務實攻守策略

17/01/2019

[文章刊登於HKCSS Institute 課程手冊 Prospectus Vol.26 (05/2019 – 09/2019)]

文:李璟怡 關子宇

20 年前,八達通以劃時代科技的姿態面世,輕輕一拍就能完成交易,方便又快捷,因此迅速成為港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產品。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其他電子支付平台來勢洶洶,勢要在香港市場分一杯羹,無論是手機、信用卡、銀行、內地支付平台等等,均如雨後春筍湧現,紛紛加入市場,以更創新、更快捷的形象爭奪本地用家,昔日的市場領導者八達通不再獨於一尊。面對激烈競爭,在早前的總裁對談午餐會上,八達通集團行政總裁張耀堂先生分享了他帶領八達通迎戰的心得。

綜觀今日的局面,電子支付已經不再局限於個人與商戶間進行交易,而是變身為個人電子錢包,從街市或商場購物,以至每月支付家用,甚或到國內消費,無/少現金隨身的生活模式逐漸形成。甚至,已經有人提倡無現金城市消費模式。近年,有部分輿論認為,八達通的科技發展相對落後,沒有跟上競爭者的步伐。對於孰勝孰優,張先生表示現時難以定論,他認為內地的掃描 QR Code(二維碼)技術領先全球,但在香港則是 NFC(近場通訊技術)為主流,因此難以斷言哪一個較優勝。

攻守有道 選擇與兼容並重

既然難分高下,八達通採取「混合戰略」,新舊市場並行。一方面,以一系列的新產品和服務來搶攻市場,證明八達通「跟得上」市場和用家的需求。張先生舉了一些例子,如"Smart Octopus in Samsung Pay”,特 點 是 它 的 "Always On”功能,就如一張八達通卡可即時拍卡支付,比其他需「開啟」的即時支付工具更便捷;八達通O!ePay手機應用程式則支援P2P(個人對個人)的付款,方便友人之間「食飯夾錢」。至於商戶,現在亦可安裝商用版八達通的手機應用程式,商戶可用手機作為讀卡器,客人以八達通卡或O! ePay付款,毋須額外租用八達通讀卡器。

另一方面,八達通亦以原有付款技術,積極開拓新的業務板塊。例如近年逐漸流行的自助商店、傳統以現金交易為主的街市濕貨檔,還有最近啟用的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等,都可以八達通卡支付費用。

張先生認為八達通除要緊貼市場的最新發展外,也要確保新服務能令用家繼續受惠,以人為本,讓「選擇」與「兼容」並重,用家可以選擇以新技術付款,但同時八達通會顧及各類用家對科技有不同的掌握程度和習慣:「我們要確保推出新服務後,每一個人都生活得更舒適,沒有一個人會因為跟不上而被排擠在服務之外,造成反效果。」

事實亦如是,八達通經過多年擴展,已經深入生活每一個角落,不單廣泛應用於全港公共交通、泊車、零售、自助服務、學校、出席紀錄、康樂設施,也同時應用於住宅和商業大廈門禁系統,甚至社會福利分配等。市場上,暫時沒有如八達通般多元化的產品。不懂得使用智能電話或較少接觸科技的用家如老友記或小童,也毋須煩惱新式電子支付的使用方法。同時,八達通不用依附在智能電話,不會出現智能電話沒有電就不能使用的情況。

除此之外,八達通的安全程度亦比其他電子支付優勝。有大學信息工程學系教授表示*,某些電子支付方法,例如QR Code,有潛在保安漏洞可被他人盜取交易權限。而八達通使用的NFC技術,暫時沒有類似風險。誠如張先生說:「當各大商戶都使用QR Code時,顧客要很小心不要掃描到一些來歷不明的QR Code,否則可能招致損失。」由此可見,電子支付在追求便捷的同時,亦必須考慮其安全及可靠程度。

* 資料來源:https://bit.ly/2DVPBPP

啟發團隊潛力 為社會創造共同遠景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電影《不敗雄心》中的其中一幕:「電影中,一名欖球隊長說他著重『以身作則』(lead by example)。曼德拉回應說,這還是不足夠的,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領導也不例外。因此更重要的是啟發(inspire)他人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得甚至比領袖好。」八達通集團會每年進行名為"My Say Survey”的員工意見調查,以了解員工是否清楚集團的發展方向,並聽取他們對公司的意見。作為領袖,張先生會為集團設定方向,而具體執行就仰賴員工提供點子。

回應市場,亦要回應社會,才能持續贏得普羅大眾所愛。張先生深明八達通作為香港的本土品牌,大家對八達通的關顧及自豪感是無庸置疑的。故此,八達通亦希望憑藉其方便及廣泛使用,為香港創造共同遠景,協助社福機構,例如利用手機在賣旗時收捐款、降低服務收費支持社企經營等等,為普羅大眾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區。希望午餐會後社福界與八達通集團會有更緊密的聯繫與合作。

http://institute.hkcss.org.hk/files/20190117_110v2.jpg

HKCSS Institute 主管林莉君女士(左四)、社聯業務總監鄭麗玲女士(左五)、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左六)、主講嘉賓張耀堂先生(左七),與一眾HKCSS Institute 督導委員會委員及社聯「社會服務管理人員領袖發展培訓計劃畢業同學會」會員一同合照


返回頁頂
March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March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