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課程搜尋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Only chinese articles available)

社工、記者課堂結緣  合作出書推生死教育

10/10/2014

文:利穎珊

獨立記者陳曉蕾的最新調查報導《死在香港》,上冊《見棺材》及下冊《流眼淚》出版後半年銷量達八千多本,引起很大迴響。原來出書是緣起自一位社工的邀請。本來素未謀面,但兩位在二零一二年社聯學院舉辦的「機構刊物寫作」課上互相認識,更展開了社工與記者合作的契機。今年七月,他們再次回到學院的課室,由師生成了伙伴,一同分享這次合作出書的經驗。

合作緣起

聖公會聖匠堂護慰天使計劃的社工梁梓敦兩年前接到機構任務,出版一本討論生死議題的書,不知如何入手之際,聽曉蕾在課上講解寫作理念和出版技巧,發現「她正是我想找的人!」,於是便主動聯絡她。可是,曉蕾對出書也有要求,經常掛在嘴邊的是:「社工不一定懂寫書,出一本書不如保留一棵樹。」她沒有立即答應這位社工的邀請,倒是覺得議題重要,便出席他主講的生死教育地區講座。

講座中,她看到在場市民聽著本來可能是「禁忌」的生死議題,反應格外認真,不斷提問和思考,有些人更由於觸及切身經驗而情緒激動。不過,令她真正考慮合作可能性的,是這位社工看待議題的認真:「梓敦雖然代表機構,但也以議題為重,落力解答觀眾的疑問。最後見發問踴躍,竟抽起機構的服務宣傳,延長討論時間。我才發覺,與這人合作也未嘗不可。」

「出書不如留樹」 坦言合作期望

與機構合作寫書,曉蕾大都有所保留。若為了機構公關策略而出書,她直言「不要浪費紙張了」。故此,曉蕾必需了解機構出書的目的與期望,以免淪為寫手角色。「與其事後後悔,不如儘早坦白」,決定合作後,曉蕾馬上與梓敦的上司 - 機構服務總監商討清楚合作細節,明確定下合作條件,「我與機構合作,先收訂金,完成及策劃整個出書大綱,和機構磋商同意後,才會繼續完成工作。整個過程都談得十分清楚的。」她會和機構一起推動議題,包括在電台報章雜誌等刊登報導、使用社交媒體、舉辦講座等等。機構可以使用報導宣傳,但版權是屬於作者的,保障發佈和加印。她作為獨立記者,特別著重編採自主,機構可以建議採訪名單、閱讀稿件覆核報導的真偽、補充資料等,但就不能左右報導角度。「我一生人能做的深度報導很有限,也許只能寫十本書,要是我答應這次合作,就少了一本。」曉蕾每次出書

事先溝通 目標一致

梓敦並不善長於寫作和報導,卻知道要做好出書工作,不得不找有經驗的作者協助。他在課上認識曉蕾,也看過她的文章,相信透過曉蕾的文字,可以讓「死亡這個『冷門』的議題接觸到一群以前無法接觸的人」。向機構介紹這位記者前,他們已經多次交換這次出書的想法,清楚大家的目標一致:「不只是出一本書,而是做一件事:推動香港的生死教育,讓市民關注、引起討論,並且一起帶來改變。」

正因早己建立默契,梓敦十分信任作者,每每向機構解釋作者的意願,還從中遊說,令上司明白「出書不單是為機構宣傳服務,更重要的,是令讀者認識議題。」最終,在梓敦的努力協調下,沒有人會當這是一本宣傳書,而是關於香港生死教育的二十一萬字報導。機構雖然沒有寫《序》,但透過展示真實的故事,令讀者明白喪親人士的需要,更能實在地理解到機構工作的重要。整書的舖排,刻意讓不少機構義工的親身經歷和工作都散落在報導篇章裡,使書末介紹機構、徵求義工及捐款的獨立篇幅,更顯成效。

同理感受 給議題一個「重量」

為了深切體會生死議題,社工、記者及整個出版團隊曾到訪沙嶺,拜祭無人認領的公墓。當日一行九人,手執白玫瑰,親身走到無家可歸的人最終地;他們又採訪真實的喪親個案,了解喪親者面對的困難,過程中,曉蕾也很受感動,但「我不只是想寫一本讓人流淚的書」。這些經歷,反而讓她更加體會到死亡與生活的接近。傷心感動過後,更值得反思的,是背後牽連更廣的社會問題,「把情緒帶到值得關心的議題上,才不讓眼淚變得廉價。」

曉蕾寫書強調議題,只要覺得重要的,她都希望關注。書中中港家庭老夫少妻的喪親報導,在網上惹來很大爭議,更有網民憤然留言,指以後不再買曉蕾的書。但她始終相信寫的是事實,就不怕攻擊。她還有自己的報章雜誌專欄,除了寫書需要採訪大量不同議題,可能比一般記者還要忙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曉蕾觀察到,社會更需要的是更深入的議題報導,以全面的資料採集,呈現議題的真貌。曉蕾形容她的工作是「翻譯」社會議題。透過互通情感的文字,展示真實的故事,引起讀者對議題的疑問和關心,讓議題在讀者心中建立「重量」。 

影響深遠 出書力量不可取締

曉蕾和梓敦異口同聲:「出書的影響是長遠而多方面的。」曉蕾舉過往例子,解釋她為什麼堅持寫書:「2008年與地球之友的朱漢強合作出版《夠照》,當年很多人連『光污染』這個概念還未聽過,在短短半年內,把這個題目,帶到公眾眼前、聚焦並引起關注。」兩位更見證這次出版一年來,有不少媒體找他們做生死議題的訪問,又有市民看完書主動捐助機構推廣生死教育。他們都相信,一本深入而詳盡地探討議題的書,所引起的討論和共鳴,不是現今轉眼即逝的報紙雜誌或者社交媒體所能做到的。「出書的銷售相對很慢但卻是深遠的。有一次在外開會,贈書給對方,對方實實在在拿著一本書,不得不面對書中所承載的社會問題。當他看著書,心裡有所反思,就是影響。」梓敦仍然感受深刻。


後記支持獨立記者的報導基金

曉蕾堅持編採自主,與機構一同推動議題,其他香港記者也是有能力做到的,只是常會面對資源不足,倚靠合作關係出書或當寫手。陳曉蕾在訪問中反映,外地會有「公益報導基金」等資金,記者可以申請採訪及報導社會關注的議題。她希望香港也有這樣的資源,支持獨立記者繼續報導。

返回頁頂